🎉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我說去他媽的網紅,結果遭到了一些反對,所以讓我解釋一下。
影響者並不是那些恰好有很多追隨者的人,就像交易者並不是那些在Coinbase上進行幾次交換的人。
在我看來,影響者是那些以影響爲主要收入來源的人。
他們每天醒來,爲口袋裏的人發布內容。有些人公開,有些人則不公開。
這無疑是對這個領域的一個淨負面影響 - 不,是對整個世界的影響。他們在每一個行業都是一樣的,無論是把自己的名字貼在一些阿裏巴巴的運動服上並將價格抬高1000%,發布亞馬遜的連結聲稱在平庸產品上有瘋狂的優惠,還是引導你使用最新的未經審計的去中心化金融產品來按推文付費,他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造成傷害。
有時我感覺自己是唯一一個有這種感覺的人。尤其是在我們的行業,真正能夠推動這個領域向前發展並造福世界,甚至重新書寫人類金融軌道的合法產品,常常被一波波有資金購買幾個KOL的虛假產品所掩蓋。
我在這裏已經十年了,感覺我們只是在原地打轉。並不是說沒有進展,確實有,但真是讓人抓狂,就像是在趕羊。
我不知道影響力何時成爲一種職業。我想在某種程度上,它一直都是,只是作爲富人和名人的一種次級收益機制,比如(演員做廣告等等),但社交媒體催生了這種新型的影響者,他們的毒性要強百倍。
我們需要重新聚焦,開始提升那些值得提升的事物,而不是那些能負擔得起的事物。
去他媽的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