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狂熱到理性:加密貨幣風投的演變歷程加密貨幣風投領域正經歷着一場深刻的變革。曾幾何時,每一筆種子輪融資都令人興奮不已,匿名團隊爲革命性DeFi協議籌集數百萬美元的消息比比皆是。然而,時至今日,即便是3600萬美元的A輪融資也不再引起太多波瀾。這種變化體現了行業的成熟。2025年第一季度,後期融資首次超過早期融資,比例達到65%對35%。這標志着行業重心從車庫創新轉向了成熟的商業模式。如今的加密風投更注重盡職調查、監管合規和機構採用。項目推介變得專業化,KYC流程、法律團隊和可持續的收入模型成爲標配。像Conduit和Beam這樣的基礎設施項目獲得了大額融資,反映出投資者對B2B解決方案和企業級平台的青睞。然而,整體融資環境仍然低迷。2025年第一季度共有446筆交易,總投資額爲49億美元。盡管比特幣創下新高,但風投活動並未隨之回暖,這打破了多年來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加密貨幣風投正經歷一次現實檢驗。自2022年230億美元的峯值以來,融資總額下降了70%。更值得關注的是,僅有17%的種子輪項目能夠進入A輪,只有1%達到C輪。這種嚴峻的生存環境正在重塑整個行業。投資重點也發生了顯著變化。曾經炙手可熱的遊戲、NFT和DAO項目逐漸失去吸引力,取而代之的是交易和基礎設施類項目。DeFi協議在2025年第一季度籌集了7.63億美元,而Web3/NFT/DAO/遊戲類別則滑落至第四位。這種轉變反映了投資者更加注重實際收入和用戶需求。真正解決問題、產生實際費用的項目更容易獲得資金支持。同時,人工智能領域的興起也爲加密項目帶來了更大的競爭壓力。加密貨幣初創公司的"畢業率"問題尤其值得關注。僅有17%的種子輪項目能夠進入A輪,遠低於傳統科技行業25-30%的水平。這反映出過去幾年加密行業成功指標的根本性缺陷。隨着代幣發行模式的式微,真正的商業價值和盈利能力成爲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風投們開始問那些傳統而關鍵的問題:"你如何賺錢?"以及"你何時能實現盈利?"融資格局也呈現出集中化趨勢。雖然總體融資項目減少,但種子輪的中位數規模顯著增長。這意味着行業正圍繞更少、更大的賭注進行整合。頂級基金在後續融資中的參與度也很高,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趨勢。這種轉變既帶來挑戰,也創造機遇。對於習慣於依賴代幣潛力而非商業基本面籌資的創始人來說,新的現實可能顯得殘酷。但對於那些專注於解決實際問題、構建真正業務的公司而說,當前環境可能是前所未有的有利。"遊客資金"的退出讓真正的創業精神得以重新主導。留下的機構投資者不再追逐下一個"模因幣"或投機性項目,而是尋找能夠構建加密貨幣下一章基礎設施的團隊。盡管懷念過去的混沌與狂熱,但這種轉變正是加密貨幣行業所需要的。淘金熱已經結束,真正的價值挖掘才剛剛開始。
加密風投轉向理性:後期融資佔比首超早期 關注實際收入與商業價值
從狂熱到理性:加密貨幣風投的演變歷程
加密貨幣風投領域正經歷着一場深刻的變革。曾幾何時,每一筆種子輪融資都令人興奮不已,匿名團隊爲革命性DeFi協議籌集數百萬美元的消息比比皆是。然而,時至今日,即便是3600萬美元的A輪融資也不再引起太多波瀾。
這種變化體現了行業的成熟。2025年第一季度,後期融資首次超過早期融資,比例達到65%對35%。這標志着行業重心從車庫創新轉向了成熟的商業模式。
如今的加密風投更注重盡職調查、監管合規和機構採用。項目推介變得專業化,KYC流程、法律團隊和可持續的收入模型成爲標配。像Conduit和Beam這樣的基礎設施項目獲得了大額融資,反映出投資者對B2B解決方案和企業級平台的青睞。
然而,整體融資環境仍然低迷。2025年第一季度共有446筆交易,總投資額爲49億美元。盡管比特幣創下新高,但風投活動並未隨之回暖,這打破了多年來兩者之間的相關性。
加密貨幣風投正經歷一次現實檢驗。自2022年230億美元的峯值以來,融資總額下降了70%。更值得關注的是,僅有17%的種子輪項目能夠進入A輪,只有1%達到C輪。這種嚴峻的生存環境正在重塑整個行業。
投資重點也發生了顯著變化。曾經炙手可熱的遊戲、NFT和DAO項目逐漸失去吸引力,取而代之的是交易和基礎設施類項目。DeFi協議在2025年第一季度籌集了7.63億美元,而Web3/NFT/DAO/遊戲類別則滑落至第四位。
這種轉變反映了投資者更加注重實際收入和用戶需求。真正解決問題、產生實際費用的項目更容易獲得資金支持。同時,人工智能領域的興起也爲加密項目帶來了更大的競爭壓力。
加密貨幣初創公司的"畢業率"問題尤其值得關注。僅有17%的種子輪項目能夠進入A輪,遠低於傳統科技行業25-30%的水平。這反映出過去幾年加密行業成功指標的根本性缺陷。
隨着代幣發行模式的式微,真正的商業價值和盈利能力成爲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風投們開始問那些傳統而關鍵的問題:"你如何賺錢?"以及"你何時能實現盈利?"
融資格局也呈現出集中化趨勢。雖然總體融資項目減少,但種子輪的中位數規模顯著增長。這意味着行業正圍繞更少、更大的賭注進行整合。頂級基金在後續融資中的參與度也很高,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趨勢。
這種轉變既帶來挑戰,也創造機遇。對於習慣於依賴代幣潛力而非商業基本面籌資的創始人來說,新的現實可能顯得殘酷。但對於那些專注於解決實際問題、構建真正業務的公司而說,當前環境可能是前所未有的有利。
"遊客資金"的退出讓真正的創業精神得以重新主導。留下的機構投資者不再追逐下一個"模因幣"或投機性項目,而是尋找能夠構建加密貨幣下一章基礎設施的團隊。
盡管懷念過去的混沌與狂熱,但這種轉變正是加密貨幣行業所需要的。淘金熱已經結束,真正的價值挖掘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