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去中心化社交網絡身分驗證難題:從生物識別到社會擔保
去中心化社交網絡的用戶身分驗證問題及解決方案探討
在2017年,一些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去中心化社交網絡面臨三大不可能克服的挑戰:用戶獲取與留存、個人信息處理以及廣告投放。他們認爲,在這些方面傳統科技巨頭具有無法撼動的規模優勢。
然而,隨着時間推移,這些曾被視爲"不可能"的難題似乎正在被逐步攻克。本文將聚焦於其中的第二個挑戰 - 用戶身分驗證問題,探討當前新興的解決方案。
社交媒體的身分驗證困境
現代社交平台面臨着嚴重的機器人泛濫問題。機器人對公共輿論的影響已經引發了廣泛擔憂,從被指控幹預選舉到影響公衆對疫情的看法。對於強調匿名性和隱私保護的去中心化社交平台而言,如何在人工智能日益發達的今天,有效區分真實用戶和機器人,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一種簡單的做法是採用傳統的KYC流程,但這立即會引發隱私保護問題。用戶爲什麼要信任平台來保管自己的敏感個人信息?因此,"用戶身分"問題的本質,是在確認用戶真實性與保護個人隱私之間尋求平衡。
生物識別認證方案
在"人格證明"領域,某項目是最知名也最具爭議的嘗試之一。該項目採用視網膜掃描來創建生物識別證明,證明用戶是人類而非機器人,並生成認證令牌。在數據隱私方面,項目聲稱使用零知識證明來確保生物識別數據的安全存儲。
該項目認爲,隨着AI在社會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有必要以一種去中心化且保護隱私的方式來區分人類和機器。通過視網膜掃描,用戶可以獲得一個"數字護照",這可能成爲未來社交網絡的基礎機制。
項目強調其採用了以隱私爲先的解決方案,包括刪除原始圖像、只存儲虹膜哈希、使用零知識證明等。但盡管如此,仍然存在諸多爭議,包括數據安全、公平性等方面的擔憂。一些批評者甚至將其描述爲一種"加密殖民主義"。
除了項目本身的爭議,採用專用硬件進行生物識別的方式也引發了更廣泛的擔憂。即使軟件完美無缺,也無法保證硬件沒有後門。對懷疑論者而言,項目的所有隱私保證似乎都難以取信。
基於社會擔保的方案
另一種解決人身證明問題的思路是採用社會擔保方法。基本原理是,如果多個經過驗證的用戶都能爲某人作證,那麼這個人很可能也是真實用戶。關鍵在於設計合理的激勵機制,以最大程度地實現"人類驗證"。
某項目是這一領域最早也最重要的嘗試之一。要完成"人類身分"證明,用戶需要:
如果在此期間有人提出質疑,案件將提交給去中心化法庭裁決,押金可能面臨風險。
其他一些項目也在探索類似路徑,利用社交圖譜來驗證身分,如視頻通話驗證、相互驗證、持續性驗證碼遊戲等。這些基於社交驗證的方案相比生物識別方案,似乎不那麼具有侵入性,且某些方案還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匿名性。
人類身分驗證的未來
隨着AI技術的快速進步,設計新型的人類身分證明機制變得越來越重要,不僅關係到普遍基本收入等激勵措施的實施,更是未來社交網絡治理的基礎。
然而,從數據隱私到流程侵入性,再到驗證有效性,這一過程涉及諸多權衡,是加密領域的一大難題。似乎沒有一種完美的解決方案,一種可能的路徑是短期採用生物識別爲基礎的方法,長期過渡到更多基於社交圖譜的方案。
未來,這一領域需要更多的流程、代碼和數據透明度。只有真正做到無需信任,才能創建一個符合加密貨幣去中心化和隱私保護願景的社交網絡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