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SEC幕僚長將流動性質押比作雷曼危機,加密行業大佬卻予以反駁



美SEC前主席Gary Gensler的幕僚長Amanda Fischer近日在社交平台X上發文,將加密貨幣領域的 #流動性質押 (Liquid Staking)比作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前類似的再抵押行爲,並警告稱這種模式可能引發加密市場的系統性風險。

她認爲,SEC當前的監管立場相當於“認可類似雷曼兄弟的高風險操作”,因爲流動性質押允許資產通過合成代幣被用於多次使用,而去中心化環境下的監管缺失可能會加劇這一風險。

這一言論迅速引發加密行業的強烈反響。多位業內人士指出,Fischer 的類比存在根本性錯誤。

例如,VanEck數字資產研究主管 Matthew Sigel 就反駁稱,她既聲稱 SEC 縱容加密行業,又指責其缺乏SEC監管,這種說法本身就自相矛盾。

區塊鏈律師Kurt Watkins則認爲,Fischer過度解讀了SEC的立場,該機構僅對被動、無槓杆的流動性質押模式給予監管豁免,而非支持復雜的衍生品操作。

而Solana基礎設施公司Helius Labs的首席執行Mert Mumtaz,則批評Fischer稱其 “要麼不懂技術,要麼故意裝糊塗”。

他強調,區塊鏈的透明性與傳統金融的“黑箱操作”完全不同,#流動性質押代幣 (LST)的運作機制可審計且公開,不應與雷曼的“影子銀行”模式相提並論。

據悉,Fischer目前任職於Better Markets,該組織曾強烈反對美國推出比特幣現貨ETF。業內人士認爲,她的言論表明,一些傳統金融監管者仍用“中心化思維”看待加密貨幣,根本沒搞懂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底層邏輯。

目前,SEC尚未對這場爭議作出官方回應。然而,辯論也突顯了監管與加密行業的根本分歧:即監管機構擔憂系統性金融風險,而行業從業者則強調去技術革新和行業透明度。

未來,隨着流動性質押市場的持續增長,類似的監管爭議或將繼續升溫。
SOL5.5%
BTC2.04%
DEFI15.4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