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市場7月報:關稅戰進入“脫敏期”,後關稅時代3大動能浮出水面

7月全球市場迎來關鍵轉折,川普罕見“逼宮”联准会,試圖施壓降息以緩解政府債務壓力,但鲍尔堅守獨立性,維持利率不變,市場對9月降息的預期從60%降至47%。與此同時,關稅戰進入“後時代”,博弈雖未完全落幕,但市場反應已趨平淡,後關稅戰時代降息、AI和加密資產的機構化是三大新主線。

當前美國經濟像個站在平衡木上的雜技演員:一邊是消費信心這塊“軟腳磚”——7 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雖小幅爬至 97.2,較6月的95.2有所回升,但確實低於市場預期,反映消費者整體謹慎,尤其是對就業市場的信心表現疲軟;另一邊則頂着通脹壓力,6 月 CPI 同比漲 2.7%、環比漲 0.3%,消費者對關稅政策可能推高物價的擔憂日益加劇,更是爲未來的通脹走勢增添了高度的不確定性。

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联准会的壓力自然也越來越大,但是,在7月31日的最新議息會議上,联准会仍然按兵不動維持利率不變,且這已是今年以來連續第五次保持基準利率在4.25%-4.5%的區間。這一決策引發了川普總統的強烈不滿,他罕見地親自前往联准会總部施壓,要求大幅降息至1%,並試圖以联准会大樓翻修超支等問題作爲政治籌碼。而在此次會議上,出現了自 1993 年以來的首次情況,兩位由川普任命的理事 —— 負責監管的副主席米歇爾・鮑曼和理事克裏斯托弗・沃勒投下反對票,支持立即降息 25 個基點,可見联准会內部決策分歧公開化。

面對施壓,联准会主席鲍尔寸步不讓,認定了貨幣政策只認數據不認“喊話”,他表示,當前通脹水平仍高於联准会目標值,需要維持適度限制性的政策立場。

這一強硬態度直接影響了市場預期。

目前市場聚焦9月議息會議,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一度升至65%-90%之間。部分機構(如高盛、花旗)預測联准会將在9、10、12月連續降息,累計降息2-3次。

不過,联准会主席鲍尔及多數官員對9月降息持謹慎態度,強調需要觀測更多經濟數據,尤其是就業和通脹動態,尚未明確作出降息決定。鲍尔發言曾一度令9月降息預期降至約40%。

事實上,联准会在這兩難處境中一直想要努力保持政策獨立性,但政治幹預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近期,川普還因不滿美國勞工部發布的最新就業數據,下令解僱勞工部下屬的勞工統計局局長麥肯塔弗,這一系列舉動加劇了市場對美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

由美國主導的關稅政策這個曾經的“市場炸藥包”,正在退居次席。7月,美國與中、歐、日等主要經濟體均釋放關稅緩和信號,尤其月底美歐宣布達成新貿易協議,雖美國對大多數歐盟商品仍徵收15% 關稅,但低於原威脅稅率,降低了短期不確定性,推動標普 500 和納指創歷史新高。展望未來,雖然局部關稅摩擦偶爾還會“加更”,但市場普遍認爲,整體關稅水平會被控制在“不把經濟逼到衰退” 的安全區,就像給過山車裝了防護欄。

這類“最壞預期緩和”的趨勢,成爲美股和加密再創新高的重要心理基礎,也意味着全球資本會對風險與機遇進行新一輪的評估。

在新的機遇中,AI的商業化突破扛起了新市場敘事的大旗。在最新財報季,科技巨頭們的業績普遍超出預期,其中以Meta(Nasdaq: META)和微軟(Nasdaq: MSFT)的表現尤爲突出。Meta得益於AI技術對廣告業務的深度賦能,其股價在財報公布後大幅攀升,市值一度逼近2 萬億美元,即將加入谷歌(Nasdaq: GOOGL)和亞馬遜(Nasdaq: AMZN)所在的“2 萬億美元俱樂部”;微軟(Nasdaq: MSFT)則憑藉Azure雲服務的強勁增長,成爲繼蘋果(Nasdaq: AAPL)之後第二家正式躋身“4 萬億美元俱樂部”的公司。曾經主導市場的關稅議題正在退居次席,表明投資者對這類政策風險的敏感度正在降低,AI創新帶來的盈利預期正在成爲驅動市場、特別是科技板塊的核心動力。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些科技領軍企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碼AI投資。Meta宣布將2025年資本支出計劃上調至720億美元,微軟更是規劃到2026年投入1200億美元用於AI基礎設施建設。如此龐大的投資規模不僅彰顯了企業對AI前景的堅定信心,也預示着AI商業化進程可能比市場預期更爲迅猛。

當下的市場正在換擋:過去幾年貿易摩擦的主導格局逐漸退潮,以AI 爲代表的新技術賽道開始吸引更多關注,從而進一步改變市場的資金配置格局。

而在這一輪科技投資熱潮中,WealthBee觀察到,數字資產正在成爲企業資產負債表的新選項,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將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納入企業儲備資產。且這類率先“喫螃蟹”的企業往往具有2個特點:一是普遍關注全球貨幣政策的轉折和潛在通脹壓力,視加密貨幣特別是比特幣的稀缺性和去中心化特性爲對沖通脹和系統性風險的有效工具;二是它們本身所在的科技行業,對新資產類別的天然親和力。在全球貨幣政策面臨轉折的背景下,加密貨幣的稀缺性特徵使其自然成爲這類企業對沖通脹的潛在工具。

與過去幾年依賴散戶FOMO 情緒 “推波助瀾” 的市場行情截然不同,2024 年初比特幣現貨 ETF 的獲批,包括貝萊德、富達等 11 家機構拿下 SEC 入場許可,已從根本上重塑了加密市場的資金結構與運行邏輯。而到了 2025 年 7 月,這種變革更顯深刻。

整個7 月,比特幣價格從月初開啓凌厲漲勢,上旬接連突破關鍵阻力位,相較於年初,整體呈現震蕩上行態勢,累計漲幅已超過 20% 。資金流入層面同樣呈現爆發式增長,機構投資者借ETF 大量建倉。截至2025年7月,美國比特幣ETF的總規模約在1100億美元左右,且市場規模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其中,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BlackRock)旗下的iShares比特幣信托ETF佔市場份額近48%,持有比特幣超過54萬個,市值約爲515億美元。

機構投資者不再僅視比特幣爲高風險投機資產,而是將其納入長期資產配置框架,開啓了企業級持倉競賽,推動市場形成更復雜的“幣股聯動”機制:企業比特幣持有量的絕對王者Strategy(Nasdaq: MSTR)在7月不懼高位,繼續追加現貨比特幣倉位,在最新披露的8-K表格文件中表示,公司在7月末一周內購買了價值24.6億美元的比特幣;日本上市公司Metaplanet也效仿Strategy,通過系列收購將比特幣作爲核心戰略資產,比特幣儲備已增至4206枚,躋身上市公司比特幣持倉量全球前十,該公司還計劃在2026年底前累計購入2.1萬枚比特幣。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也不再簡單“買入持有”比特幣,而是開發出混合股權/債權/衍生品的儲備結構,例如Metaplanet就是通過發行零息債券→授予股票增值權(SARs)→到期以行權資金贖回債券,實現零成本融資囤幣,市場也正在對這類企業的金融工程能力賦予溢價。

再看監管方面,美國SEC發布加密貨幣ETP通用上市標準,允許擁有6個月以上期貨交易歷史的資產申請ETF,首批Altcoin ETF預計2025年9 - 10月獲批;穩定幣天才法案離總統籤字只差一步,《美國數字資產市場明確法案》也開始在參議院走流程,爲機構參與掃除法律模糊性。香港於8月1日《穩定幣條例》生效,要求1:1儲備、2500萬港元資本門檻、透明審計,中資企業(如京東)加速布局。顯而易見地,此輪監管協同的重點,就是要爲傳統資金入場掃清規則障礙,並提升傳統資金入場效率。

2025 年 Q3 的加密市場已不止是由 ETF 資金的單向驅動,穩穩站在了“機構主導 + 金融工程 + 監管合規”的新起點上。靠情緒裹挾的價格投機時代正悄然遠去,一個更成熟、更具成長韌性的市場生態,正在規則與創新的共振中展開。

整體來看,盡管降息節奏和AI商業化進程的預期變化,未來仍會引發階段性市場波動,但系統性風險已顯著降低,新的數字經濟週期正在加速形成,加密資產與傳統金融體系的深度融合已不可逆轉。

BTC1.8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2
  • 分享
留言
0/400
Eldanvip
· 08-07 05:11
1000 倍🤑的 Vibe
查看原文回復0
炒币七年vip
· 08-07 04:22
坐稳扶好,马上起飞 🛫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