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擬貨幣案件中的價值認定困境近年來,涉及虛擬貨幣的刑事案件數量顯著增加。除了常見的洗錢、詐騙、傳銷等復雜案件外,個人之間的虛擬貨幣相關犯罪也日益增多。這些案例爲相關刑事案件的處理提供了有益參考。本文將通過一起個人投資糾紛引發的詐騙案,探討在虛擬貨幣刑事案件中如何確定涉案虛擬貨幣的價值。## 案情概要2018年6月至7月,鄭某以協助王某投資區塊鏈項目爲由,騙取王某32個比特幣和1000多個以太幣。鄭某將所得比特幣出售,獲利164萬餘元。案發後,鄭某主動歸案。法院審理認爲,鄭某以非法佔有爲目的,虛構事實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構成詐騙罪。最終判處鄭某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二十萬元。## 虛擬貨幣定價的法律困境在虛擬貨幣相關案件中,確定涉案金額一直是關鍵問題。實踐中存在多種方法,如以被害人購入價格、犯罪嫌疑人銷售價格、市場價格或第三方評估價格等。然而,本案中法院明確指出:"虛擬貨幣價值問題受到國家法律法規及行業監管政策影響,不宜在個案中直接認定。"最終,法院以被告人鄭某的銷售所得164萬餘元作爲涉案金額。這一裁判準則反映了當前司法實踐中的審慎態度。2021年9月,多部委聯合發布的監管文件將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定性爲"非法金融活動",包括提供定價服務。## 司法實踐中的爭議對於司法機關是否可以對涉案虛擬貨幣進行價格認定,存在不同觀點:1. 支持方認爲,司法機關的價格認定屬於司法活動,不屬於禁止範圍。2. 反對方則認爲,監管政策未對司法活動予以豁免,司法機關的定價行爲仍可能違反政策規定。## 解決方案爲解決這一困境,司法機關可採取以下策略:1. 原則上不主動對涉案虛擬貨幣進行價值認定。2. 優先考慮使用銷贓金額確定涉案金額。3. 如無銷贓金額,可依次考慮購入價格、處置變現金額或司法鑑定結果。4. 僅在無法通過其他方式確定涉案金額,且該金額對定罪量刑至關重要時,才考慮對虛擬貨幣進行定價。## 結語虛擬貨幣給法律帶來的挑戰前所未有。這種困境主要源於監管者對虛擬貨幣認知的局限性,試圖用簡單的監管文件全面管控虛擬貨幣。然而,這不僅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還給執法和司法活動造成了諸多困擾。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對現有監管政策進行修訂,以更好地適應虛擬貨幣帶來的新挑戰。
虛擬貨幣案件定價困境:司法實踐中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虛擬貨幣案件中的價值認定困境
近年來,涉及虛擬貨幣的刑事案件數量顯著增加。除了常見的洗錢、詐騙、傳銷等復雜案件外,個人之間的虛擬貨幣相關犯罪也日益增多。這些案例爲相關刑事案件的處理提供了有益參考。
本文將通過一起個人投資糾紛引發的詐騙案,探討在虛擬貨幣刑事案件中如何確定涉案虛擬貨幣的價值。
案情概要
2018年6月至7月,鄭某以協助王某投資區塊鏈項目爲由,騙取王某32個比特幣和1000多個以太幣。鄭某將所得比特幣出售,獲利164萬餘元。案發後,鄭某主動歸案。
法院審理認爲,鄭某以非法佔有爲目的,虛構事實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構成詐騙罪。最終判處鄭某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二十萬元。
虛擬貨幣定價的法律困境
在虛擬貨幣相關案件中,確定涉案金額一直是關鍵問題。實踐中存在多種方法,如以被害人購入價格、犯罪嫌疑人銷售價格、市場價格或第三方評估價格等。
然而,本案中法院明確指出:"虛擬貨幣價值問題受到國家法律法規及行業監管政策影響,不宜在個案中直接認定。"最終,法院以被告人鄭某的銷售所得164萬餘元作爲涉案金額。
這一裁判準則反映了當前司法實踐中的審慎態度。2021年9月,多部委聯合發布的監管文件將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定性爲"非法金融活動",包括提供定價服務。
司法實踐中的爭議
對於司法機關是否可以對涉案虛擬貨幣進行價格認定,存在不同觀點:
支持方認爲,司法機關的價格認定屬於司法活動,不屬於禁止範圍。
反對方則認爲,監管政策未對司法活動予以豁免,司法機關的定價行爲仍可能違反政策規定。
解決方案
爲解決這一困境,司法機關可採取以下策略:
原則上不主動對涉案虛擬貨幣進行價值認定。
優先考慮使用銷贓金額確定涉案金額。
如無銷贓金額,可依次考慮購入價格、處置變現金額或司法鑑定結果。
僅在無法通過其他方式確定涉案金額,且該金額對定罪量刑至關重要時,才考慮對虛擬貨幣進行定價。
結語
虛擬貨幣給法律帶來的挑戰前所未有。這種困境主要源於監管者對虛擬貨幣認知的局限性,試圖用簡單的監管文件全面管控虛擬貨幣。然而,這不僅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還給執法和司法活動造成了諸多困擾。
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對現有監管政策進行修訂,以更好地適應虛擬貨幣帶來的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