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稳定币监管加速 香港美国率先建立法律框架

robot
摘要生成中

稳定币作为数字资产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正逐步突破链上生态边界,深入传统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运行环节。这不仅促进了链上链下价值体系的融合,也使稳定币在全球金融格局调整和去美元化趋势中扮演更关键角色,成为各国维护货币主权与金融安全的战略工具。

然而,稳定币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潜在风险。根据某链上分析机构报告,2022至2023年间通过稳定币完成的非法交易总额高达400亿美元,其中70%的加密诈骗和80%以上的逃避制裁交易都使用了稳定币。

为平衡创新与风险,全球监管机构正加速构建稳定币监管框架。美国持续推进相关立法,香港则通过了稳定币条例并建立"稳定币沙盒"机制。这些举措标志着稳定币行业正从野蛮生长向合规化阶段演进。

稳定币的主要风险可分为内生性风险和外部风险。内生性风险源于稳定币价值稳定性依赖市场共识与信任机制,一旦信任基础动摇可能引发"死亡循环"。外部风险则来自稳定币的匿名性与跨境流动性特征,容易被用于非法资金流动。

目前,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主要围绕发行人准入门槛、币值稳定机制与储备资产维持、流通环节合规性三个方向展开。以香港和美国为例:

香港方面,《稳定币条例》明确了"指明稳定币"定义及受监管活动范围,规定了发行人准入条件、储备资产管理要求和流通环节合规要求。同时设立"稳定币沙盒"机制,为发行人提供测试环境和合规支持。

美国则通过《GENIUS法案》和《STABLE法案》构建联邦与州级并行的监管体系。法案定义了支付型稳定币,规定了发行人资格、储备资产要求和信息披露义务等。监管权限方面,美联储负责监管存款机构发行人,OCC负责非银行发行者,州级监管部门则监管小规模发行者。

Web3律师深度解读:稳定币监管重点在哪?美国和香港的稳定币监管框架有何不同?

随着监管机制持续优化,稳定币行业将进入规范化与创新性平衡发展的新阶段。这要求发行方提升合规能力,同时为探索新型商业模式提供制度空间。未来稳定币行业发展将通过技术迭代与制度适配,在全球金融监管体系中寻找新的增长动能与价值创造点。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合约自动投降vip
· 07-20 01:32
监管就是牛市的基石
回复0
熊市种菜人vip
· 07-17 05:00
真监管才刚刚开始
回复0
FalseProfitProphetvip
· 07-17 04:55
早该管管了哈哈哈
回复0
抄底失败协会会长vip
· 07-17 04:54
监管太严了搞毛创新
回复0
DeFi医生vip
· 07-17 04:51
症状轻微,建议先观察一个月的流动性指标再确定监管强度。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