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21法案重塑加密监管:商品与证券新标准

robot
摘要生成中

FIT21法案解读:塑造加密世界未来十年

2024年5月22日,美国众议院以279票对136票通过了FIT21法案。该法案全称为"21世纪金融创新与技术法案",建立了数字资产的监管框架,可能成为对加密货币行业影响最深远的法案之一。

解读FIT21法案:影响加密世界下一个10年

监管责任划分

法案规定,数字资产的监管由两个主要机构负责:

  • 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负责监管数字商品交易及相关市场参与者
  • 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监管被视为证券的数字资产及其交易平台

数字资产定义

法案将"数字资产"定义为一种可交换的数字表征形式,具有以下特征:

  • 可在不依赖中介的情况下点对点转移
  • 在密码学保护的公共分布式账本上记录

这一定义涵盖了从加密货币到代币化实物资产等广泛的数字形态。

商品与证券的区分标准

法案提出了几个关键要素来区分数字资产是商品还是证券:

  1. 投资合同(Howey测试):如果购买被视为投资,且投资者期待通过他人努力获利,该资产通常被视为证券。

  2. 使用与消费:如果主要用作消费品或服务的媒介,可能被归类为商品。

  3. 去中心化程度:高度去中心化的网络背后的资产更倾向于被视为商品。

  4. 功能与技术特性:资产的技术构建和功能实现方式也是分类依据。

  5. 市场活动:如果主要通过投资预期回报进行营销,可能被视为证券。

商品属性判断标准

从使用与消费角度看,公链、PoW代币、功能性代币更符合商品标准。这些资产主要用作交易媒介或支付方法,而非作为投资期待资本增值。

去中心化程度界定

法案对去中心化程度做出了明确界定:

  • 控制权:过去12个月内,无人或实体能单方面控制或实质改变系统功能。

  • 所有权分布:过去12个月内,发行者相关方合计持有量不超过20%。

  • 投票权:过去12个月内,发行者相关方无法单方面影响超过20%的投票权。

  • 代码修改:过去3个月内,发行者未单方面实质修改源代码(除安全维护等)。

  • 市场推广:过去3个月内,发行者未将资产作为投资进行市场营销。

功能与技术特性

资产与底层区块链技术的联系决定了监管方向,主要包括:

  • 资产发行:通过区块链的程序化机制发行
  • 交易验证:通过共识机制验证和记录
  • 去中心化治理:代币持有者参与决策

这些特征直接影响资产的监管分类。如果主要通过自动化程序提供回报或治理权,可能被视为证券;如果主要用作交换媒介,则可能被分类为商品。

程序化发行特性

即使按投资合同条款出售,通过程序化区块链系统自动发行的资产本身不会自动成为证券。原因包括:

  • 程序化操作降低了对资产运作的直接控制
  • 去中心化特性确保遵循预设规则而非单一实体决策
  • 智能合约等发行方式使规则公开透明

治理和投票功能处理

具有投票权的资产可能同时具备商品和证券特征,需要综合考虑:

  • 去中心化程度:无人控制超过20%投票权表明去中心化程度高
  • 投票权实质影响:是否对资产价值和运作有实质影响
  • 持有目的:是为经济回报还是功能使用

技术创新支持

法案还提出了一些促进创新的措施:

  • 扩展SEC和CFTC的金融科技部门
  • 建立SEC与CFTC联合咨询委员会聚焦数字资产
  • 研究去中心化金融(DeFi)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 探索非同质化代币(NFTs)的监管需求

这些措施表明监管机构正积极研究新兴金融技术,为未来DeFi和NFTs的合规化铺平道路。

DEFI8.04%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ME_Victimvip
· 07-28 21:33
监管来了来了
回复0
无常哲学家vip
· 07-28 16:20
早该管管了,野蛮生长不行
回复0
BridgeNomadvip
· 07-26 03:40
见过更糟糕的桥接坍塌……老实说,我仍然对那些DeFi风险指标不太信服
查看原文回复0
not_your_keysvip
· 07-26 03:29
又一个割韭菜的好借口?
回复0
末曾在场vip
· 07-26 03:21
啥都管管管 钱包要凉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