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狗币发行者撤回流动性面临诈骗罪指控 法律风险分析

土狗币发行与法律风险分析

土狗币通常指那些市值较小、流动性较弱的非主流加密货币。它们往往由个人或小型组织直接发行,大多数甚至没有白皮书。

近期,一起涉及发行虚拟币的刑事案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一名00后大学生在海外公链上发行土狗币后,因撤回流动性导致投资者亏损而被控诈骗罪。这类案件在加密货币领域并不罕见,但其定性和处理仍存在争议。本文将就发行土狗币可能涉及的法律风险进行探讨。

案情概要

2022年5月,一名叫杨某某的大四学生在某海外公链上发行了一款名为BFF的土狗币。他随后为该币种添加了流动性,约30万枚BSC-USD和63万枚BFF。

在杨某某添加流动性的同一秒,一名叫罗某的投资者用5万枚BSC-USD兑换了85316.72枚BFF币。仅24秒后,杨某某撤回了BFF币的流动性,导致BFF币价值大幅下跌。罗某持有的BFF币价值从5万枚BSC-USD骤降至21.6枚。

罗某随后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称被骗30余万元人民币。公安机关以涉嫌诈骗罪立案调查,并于2022年11月将杨某某抓获。

法律分析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 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2. 实施了"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
  3. 被害人因此陷入错误认知并遭受财产损失

检察机关认为,杨某某发行虚假加密货币并快速撤资的行为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然而,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首先,被害人罗某很可能并未陷入错误认知。从交易记录来看,罗某是在杨某某添加流动性的同一秒内买入BFF币的。这种操作速度极难通过人工完成,更像是使用了自动化交易程序。

其次,罗某的交易记录显示他频繁参与土狗币交易,且多次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买卖套利。这表明罗某可能是一名专业的"币圈交易员"或"狙击手",而非普通投资者。

因此,罗某的投资行为很可能是出于对土狗币高风险高收益特性的充分认知,而非被骗导致的错误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杨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存在较大疑问。

结语

虽然本案中杨某某的行为可能不构成诈骗罪,但发行土狗币仍然是一种高风险行为。它可能涉及非法经营、非法集资或赌博等多种犯罪。特别是在当前监管环境下,无论项目方身在何处,只要在国内开展ICO活动,都可能面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罪名的指控。

对于加密货币领域的参与者而言,了解相关法律风险并严格遵守法规至关重要。同时,我们也呼吁监管机构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加密货币的技术特性和运作模式,以制定更加合理和有效的监管政策。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BoredStakervip
· 08-02 09:42
驻场看戏不下车
回复0
熊市修行僧vip
· 08-01 22:44
始于韭菜终于佛
回复0
大鱿鱼讲师vip
· 07-30 18:56
菜就别玩币圈
回复0
闪电结算姐vip
· 07-30 18:52
小韭菜割了一茬
回复0
GasFeeNightmarevip
· 07-30 18:50
韭菜总爱交学费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