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F的双刃剑:有效利他主义从神坛到深渊

robot
摘要生成中

从功利主义到现实:SBF的自省之路

加密货币行业总是充满戏剧性。短短两年半时间,一家初创公司就能达到约280亿美元的市值,36个月内公司估值从8亿美元飙升至320亿美元,增长4000%。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家公司从行业前列到濒临破产,仅用了不到一周时间。网上甚至出现了调侃:本周大多数人的表现都优于某位麻省理工毕业的超级交易员。

这一切都源于那位留着爆炸头的男子——SBF。

SBF:喝了"毒鸡汤"的功利主义者

有效利他主义的迷思

SBF被贴上了"有效利他主义者"的标签。这个标签让人对他的性格和价值观形成了固有印象,而他也确实将其奉为人生信条并努力践行。

有效利他主义是功利主义的一个分支,主张"在当前情况下,如何做才能最大化整体幸福感"。简而言之,就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当符合大多数人利益时就可以忽视道德和少数人的利益。

有效利他主义者追求行善的价值最大化,但前提是不损害自身利益。他们认为,一个有能力的人与其在慈善机构工作,不如从事高薪工作再进行捐款,即使这份工作可能不道德或对社会无益。

SBF不仅是这一理论的信奉者,更是忠实的实践者。在FTX危机爆发后,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率先批评了"有效利他主义",指出其缺乏有效分配社会资本的理论。他认为,有效利他主义者可能为了行善而不顾风险积累财富,却又精确计算捐赠效益。

信仰的根源

SBF对有效利他主义的信仰源于青少年时期。14岁时,他就对功利主义产生了浓厚兴趣。在麻省理工学院就读期间,他不仅展现出卓越的数学和物理才能,还在博客上探讨功利主义、棒球和政治等话题。

在有效利他主义的指引下,SBF的事业蒸蒸日上,收获了声誉、地位和财富。然而,他对这一理念的执着也日益加深,甚至到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程度。

SBF承诺将毕生大部分财富捐赠给有效的慈善机构。他的公司FTX也有将1%收入捐赠的政策。在2020年美国大选期间,他成为向乔·拜登捐款最多的CEO之一,个人捐款达520万美元。即使在加密货币市场低迷时期,他仍承诺通过FTX基金会向慈善事业捐赠10亿美元。

然而,SBF的生活方式也引发了争议。他是素食主义者,每晚只睡四小时,常在办公室的豆袋椅上休息。尽管身为亿万富翁,他仍与室友合租公寓,几乎不饮酒,也不度假。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SBF的成功之路与许多年轻才俊相似,但不可否认的是,2018年以来加密货币市场整体处于上升趋势,2021年更是经历了两轮牛市。

持续的盈利和累积的成功膨胀了SBF的内心,让他更加坚信有效利他主义是制胜法宝。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理论,他需要更多资金来支持慈善事业、政治活动和公司扩张。

这解释了为何近两年他不断以高估值寻求融资,反映出他急功近利的心态。然而,在加密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资金储备严重不足。为了快速实现个人目标,SBF开始掩饰公司财报,使用平台代币作为抵押品。甚至在危机爆发后,他还试图误导外界,声称有100亿美元的储备金。

SBF:喝了"毒鸡汤"的功利主义者

反思与未来

面对危机,SBF开始进行深刻反思。他向员工和外界表达了歉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在致股东的信中,他为缺乏沟通道歉,并表示币安收购FTX的事宜不会立即敲定。

SBF在社交媒体上发长文自省:"对不起,这是最重要的。我搞砸了,应该做得更好。"据悉,他正在寻求为FTX筹集高达94亿美元的救助资金。

无论是功利主义还是有效利他主义,对个人而言都只是思想工具。唯利是图不可取,脱离现实同样不可行。有效利他主义者在实践过程中可能感受到极大的快乐和满足,但也容易过于乐观和理想化,忽视现实条件和问题。

目前,SBF似乎已经开始放下长期奉行的理念,回归现实。他的成功并非偶然,FTX的命运也尚未盖棺定论。SBF是否能够脱胎换骨、重新出发,我们拭目以待。

ETH4%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GasFeeCryingvip
· 08-02 18:45
崩崩崩 比我亏gas还快
回复0
区块链Talkervip
· 08-02 03:50
其实,sbf的疯狂涨跌是顶级加密货币……说实话,就像在看整个市场周期的速通赛。
查看原文回复0
Token_Sherpavip
· 07-31 10:10
经典的庞氏经济学再次上演... 这部电影我之前见过,真是无奈
查看原文回复0
白嫖小能手vip
· 07-31 10:09
打工赚钱还不如炒币快
回复0
ForkThisDAOvip
· 07-31 10:03
哈人,传销的事都能整成道德教育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