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比特币区块大小战争的反思最近,我读完了两本主要记录2010年代比特币区块大小战争历史的书,分别代表了两种对立观点:- Jonathan Bier的《The Blocksize War》,从支持小区块的角度讲述- Roger Ver和Steve Patterson的《Hijacking Bitcoin》,从支持大区块的角度讲述阅读这两本记录我亲身经历并参与过的事件的历史书,令人着迷。虽然我对大多数事件和双方的叙述都很熟悉,但还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细节,并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些情况。当时我是一个务实的中等区块派,支持适度增加区块大小,反对极端增长或绝对化的主张。那么我现在是否仍持相同观点?让我们来看看。## 小区块派的观点在Bier的叙述中,小区块派关注的不仅是具体的区块大小问题,更重视协议级别的决策方式。他们认为:- 协议变更(尤其是硬分叉)应非常罕见,需要用户高度共识- 比特币的独特价值在于不受中心化控制,需要避免频繁治理和大玩家操控- 大区块派试图让少数大玩家推动变更,与去中心化理念背道而驰## 大区块派的观点在Ver的叙述中,大区块派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比特币的本质:- 比特币应该是数字现金而非数字黄金- 中本聪的原始愿景支持逐步增加区块大小- 小区块路线会推动用户转向中心化的第二层解决方案 ## 我对区块大小战争的看法当时我倾向于支持大区块派,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 高手续费可能扼杀数字现金用例,第二层解决方案尚未经过充分测试2. 小区块派关于"用户控制"的说法缺乏明确定义3. 隔离见证方案过于复杂,违背了保持协议简洁的原则4. 小区块派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不当审查但我也对大区块派的一些做法感到失望:- 不愿意同意任何合理的区块大小限制原则- 主张由矿工控制比特币,这一观点难以自圆其说- 在技术实现上屡屡出错,损害了自身信誉## 单方面的能力陷阱通过阅读这两本书,我发现一种常见的政治悲剧:一方垄断了所有有能力的人,但推动狭隘观点;另一方认识到问题所在,但缺乏执行能力。这种"单方面的能力陷阱"在许多政治和社会情境中都可以看到。大区块派似乎没有意识到需要在执行上具备能力,他们以为仅凭在区块大小问题上的正确性就可以获胜。这最终导致他们付出了沉重代价,即使分叉出独立链后仍多次分裂。## 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这场辩论中,ZK-SNARKs等新技术几乎完全缺席。事实上,缓解政治紧张局势的最终方法往往是新技术,而不是简单的妥协。我们在以太坊中看到了几个这样的例子,如BLS聚合、EIP-7702和多维Gas等。当一个生态系统停止拥抱新技术时,它不可避免地会停滞并变得更加争执。这也是为什么我对"技术无法解决社会问题"的观点持谨慎态度。## 对未来的启示比特币和其他数字社区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 客户端多样性的重要性- 避免单方面能力陷阱的必要性- 分叉策略可能导致的持续分裂风险- 实际执行和建设能力的重要性我推荐阅读这两本书,不仅是为了了解比特币历史,更是为了从"数字国家"的第一次内战中汲取经验,为未来的数字社会建设提供借鉴。
比特币区块大小之争回顾:技术、治理与数字社会的启示
关于比特币区块大小战争的反思
最近,我读完了两本主要记录2010年代比特币区块大小战争历史的书,分别代表了两种对立观点:
阅读这两本记录我亲身经历并参与过的事件的历史书,令人着迷。虽然我对大多数事件和双方的叙述都很熟悉,但还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细节,并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些情况。当时我是一个务实的中等区块派,支持适度增加区块大小,反对极端增长或绝对化的主张。那么我现在是否仍持相同观点?让我们来看看。
小区块派的观点
在Bier的叙述中,小区块派关注的不仅是具体的区块大小问题,更重视协议级别的决策方式。他们认为:
大区块派的观点
在Ver的叙述中,大区块派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比特币的本质:
我对区块大小战争的看法
当时我倾向于支持大区块派,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但我也对大区块派的一些做法感到失望:
单方面的能力陷阱
通过阅读这两本书,我发现一种常见的政治悲剧:一方垄断了所有有能力的人,但推动狭隘观点;另一方认识到问题所在,但缺乏执行能力。这种"单方面的能力陷阱"在许多政治和社会情境中都可以看到。
大区块派似乎没有意识到需要在执行上具备能力,他们以为仅凭在区块大小问题上的正确性就可以获胜。这最终导致他们付出了沉重代价,即使分叉出独立链后仍多次分裂。
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在这场辩论中,ZK-SNARKs等新技术几乎完全缺席。事实上,缓解政治紧张局势的最终方法往往是新技术,而不是简单的妥协。我们在以太坊中看到了几个这样的例子,如BLS聚合、EIP-7702和多维Gas等。
当一个生态系统停止拥抱新技术时,它不可避免地会停滞并变得更加争执。这也是为什么我对"技术无法解决社会问题"的观点持谨慎态度。
对未来的启示
比特币和其他数字社区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
我推荐阅读这两本书,不仅是为了了解比特币历史,更是为了从"数字国家"的第一次内战中汲取经验,为未来的数字社会建设提供借鉴。